|
|
【信報】指, 杏花邨重修花費逾3000萬。港島東中產住宅區杏花邨,連續兩年被颱風蹂躪,尤其上月被超強颱風「山竹」吹至一片頹垣敗瓦。杏花邨業主上周六(6日)舉行大會商討重建及維修,逾500居民出席。管理處表示山竹災後,有10座大廈停電、11座停水、12座無鹹水、27座升降機停電,本月開始陸續恢復及重開,包括遊樂場,單是升降機重修費已約3000萬元,其他項目合共也達7位數,有居民鬧爆管理公司表現差,憂維修費轉嫁業主,認為應由管理處問責。
【星島日報】曰, 部分地積比未用盡,高齡公屋研重建。政府有意調整沿用多年的公私營房屋「六四」比例,增加公營房屋供應,除了填海造地、開發棕地和私人農地外,據了解,港府亦有意接納經民聯的建議,研究將部分樓齡過高、地積比低高齡公共屋邨進行重建,藉此增加公屋供應;預料即將公布的《施政報告》估計亦會觸及有關問題。消息指,由於現時維修高齡屋邨的單位費用不菲,房委會已計畫稍後為高齡屋邨再進行「體檢」,如發現結構狀況轉差,不排除會建議拆卸。
【文匯報】報導, 會計師購房無望,冀填海造新沙田。會計師劉創堯,年僅36歲已開設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,月收入4萬元以上。不過,投入社會14年,仍然沒能買下自己的房子。只可和妻子、兩名分別為3歲和5歲的兒子,在何文田租住600呎的單位,月租兩萬元。他說:「我們這些夾心階層人數最多、交稅最多、壓力最大,卻購房無望,政府對我們幾乎沒任何扶助措施。只希望政府盡快填海造地,打造第二個沙田,讓我在四五十歲時,能看到置業的希望。」
【東方日報】指, 80%大屋苑估價驟跌。香港終踏入加息周期,樓市首當其衝,各區跌價個案湧現,銀行估價亦全面跟隨回落。本報追蹤20個大型屋苑單位,佔80%估價較高位下跌,有四個更挫4%或以上。當中馬鞍山新港城J座高層實用面積338方呎單位,估價由八月的702萬元,兩個月累跌5.1%,最新為666萬元。
【蘋果日報】稱, 金管局研用「監管科技」分析按揭。內地金融當局早已運用監管科技(Suptech),即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(AI),協助監測市場風險及制訂措施,但香港的金管局尚待開始。消息說,本地一向關注的樓市風險及銀行按揭承擔,將成為金管局引入監管科技的起步點,分析模型建立後,當局日後進行宏觀評估以至微觀監察,將更全面及便利。
【明報】謂, 九龍站豪宅10年升價逾倍,高鐵效應,帶動佐敦舊區商舖交投。廣深港高鐵香港段9月底通車後,除進一步帶動中港人流、資金互動外,更直接刺激西九龍、特別是九龍站豪宅的樓價。綜合市場資料,九龍站豪宅凱旋門10月平均實呎高逾3.7萬元,相對2008年10月即金融海嘯的價位,10年間升值1.35倍(見圖),近期屋苑更有二手特色戶呎價再破10萬元大關,升勢跑贏何文田、九龍塘傳統豪宅同期升幅。此外,高鐵效應亦帶動佐敦舊區商舖的價錢,近年持續向上。
【晴報】報導, 逸瑆12伙減價逾13%,即日售出6伙。新盤減價帶動銷情回升,筲箕灣逸瑆上周三修改價單後,有個別單位(12伙)帳面減價10%,再加新增「折上折」或傢俬優惠,變相減價逾13%。新價單昨日生效,即沽出其中6伙。 |
|
|